跳到主要內容

假租屋真盜賣,去樓空債留房東



台灣詐騙猖獗,記得很久以前,新聞報導台北市一名屋主向警方報案,指稱去年將房子租給一名男子,日前男子退租,他在整理土地所有權狀等相關文件時,赫然發現自己的房子屋主已換人了。

     林男趕緊向法院查詢,結果差點沒昏倒,因為根據法院的資料顯示,他在去年向一名黃姓男子借貸了四千萬元,還簽下一疊本票,黃男年初向法院申請履行債務,他在屢傳不到、也未出面解決下,房子遭到假扣押,並被強制拍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院的程序,本票裁定,屋主不上訴,一審就定讞了。然後申請支付命令,再申請執行假扣押,執行查封拍賣,法院拍賣、點交。即使如此,這些程序多半需要半年以上(除非有特殊管道),而且從詐騙集團送假的本票去法院申請裁定,到賣出房子前應該會發函至少7-8次以上,老實說這個詐騙的程序其實很長,而且環節很多容易被識破,所以出租期間至少要一年以上才能完成。只要詐騙集團沒有領到法院的錢之前,都可能被屋主識破而失敗。我想詐騙集團應該有研究過屋主的狀況才下手,最理想的標的應該是"屋主戶籍在出租處"、"屋主出國移民無法常常回台"、"房屋位於高價區"、"老式公寓或無管理員的大樓"等,條件都符合就是這些詐騙集團的目標。

至於法院的責任,唉~報導不是講得很清楚嗎? 基本上法官們也是人,所以也會被"詐騙"加上又找不到"債務人",又已經完成公告等程序。法院的做法完全合情合理合法,反而法院不按"債權人"的要求辦理就是失職,至於您的損失可以試試國家賠償。老實說,除非法官的審理有明顯疏失,否則機率不大。至於詐騙集團的那位"債權人"其實是人頭,拿了錢早就跑掉了或脫產光了,怎麼可能還在等您的官司。

"假本票" 基本上本票沒有一定的格式,所以只要偽造您的印章與簽名在一張本票(文具店有賣現成的本票)上,就可以去申請本票裁定與支付命令了。此時,當然如果被"債務人=房東"發現了,就可以阻止本票被裁定,並立即告發本票持票人"偽造文書"與"詐欺"等罪名。但是法院發了好幾封郵務送達通知書都找不到人,想當然爾"債務人=房東"是無異議的狀態就處理了。本票裁定與支付命令的案子,所以"屋主戶籍在出租處"是這種詐騙手法最主要的條件,沒有這個條件就無法騙到(詐騙集團應該很難隨時在您家門前等領法院的通知吧)。

我想出了這類的事。法院雖然完全合情合理合法。但忘了一個關鍵,為何一直連絡不到"債務人"到法院出庭來喊個冤。法官畢竟也是人沒有辦法想到那麼多,所以某些"自我感覺良好的法官"就成了詐騙集團的幫兇。當然法院未來對這類的事應該會有所警覺。而幫忙詐騙集團的法官以後大概不好
受(升遷無望) 只是發生了這些事是事實而沒有藉口。

我想很多人為了省一點自用住宅的稅而把戶籍留在出租處,這就是代價。希望看到我這個訊息的人能有一些幫助。另外也請常常到法拍的網站上,看一看是否自己的房子被掛上去。當然幹包租公或包租婆的人一定要去管房子,不要真的把房子當成"啞巴兒子"。


==============================

市場發生過的不動產交易詐騙手法:

一、假租屋,真賣屋:
詐騙集團利用人頭戶,以房東名義開立假本票,再以債務不履行為由,向法院申請給付,法院將傳票寄至租屋地點,但租屋人(即詐騙集團)故意不告知房東,房東在不知情下,房子被法院拍賣,再由人頭戶買下房子,向銀行辦理大額貸款,房東的房屋產權神不知鬼不覺已移轉至他人名下。


二、偽造土地權狀詐騙買主:
詐騙集團偽造土地所有權狀、印鑑證明等,向有意購買土地詐騙即期支票,再利用所得價金購買大量金條進行洗錢。


三、假借取得國宅配額,仲介國宅詐財:
詐騙集團偽稱透過國安局官員關係,取得眷村改建國宅配額,讓民眾搶先申購為由,藉機詐財,並順利取得國宅預售屋鑰匙主動帶看,受害200多人,詐騙2億餘元。


四、利用無人居住之空屋,假藉屋主名義賣屋詐財:
以無人居住且位處偏僻的空屋為標的,對外刊登廣告,自稱是屋主要賣房子,並偽製鑰匙主動帶看,等到有人簽訂買賣契約並付定金後,就捲款潛逃。


五、假租屋騙鑰匙,再轉租詐押金:
詐騙人以租屋為名,向屋主騙取鑰匙後,自行刊登房屋招租廣告,再以假屋主身分,向租屋人詐騙押金、租金幾萬元不等,並在房屋租賃契約中填寫真屋主的姓名、身分證統一字號,等到真屋主要來收房租時,雙方才發現被騙。


六、建商預售屋一屋兩賣:
消費者買預售屋繳交幾百萬元頭期款及工程款後,由於建商未實施履約保證制度,並將原土地過戶給消費者之外的第三人,使得消費者只有一張契約書債權憑證,卻L法入住新屋。


七、以e-mail廣告售地詐財:
「1500坪土地低價出售」這是e-mail上常見的廣告郵件,業者表示要低價賣千坪土地,並列出土地現況,但進一步詢問後,對方又不留下姓名與連絡電話。


八、以投資銀拍屋為名詐財:
以經營銀拍屋為名,招攬投資人,初期給予高額報酬率,讓投資人不疑有詐,紛紛投資大量金額,再以財務危機為由,拒絕償還投資價款,並捲款潛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桃園捷運青線,能讓房價飛起來嗎?

  桃園捷運青線,被視為桃園市下一階段最重要的交通建設之一,計畫連接台鐵桃園站與高鐵桃園站,貫穿桃園市區、蘆竹、中壢等地,全長約15公里,採輕軌設計,市區高架、郊區平面,預計 2037年通車 。 這條捷運線不只影響交通,更可能徹底改變桃園的房市與經濟格局。隨著捷運開通,沿線房價會怎麼走?哪些區域最有潛力? 桃園地產大叔的分析! Kevin大叔在台北從事房仲超過20年,見證過捷運建設對房價的影響,今天就來和大家深入剖析這條捷運青線的 機會與風險 ! 捷運青線怎麼走?影響哪些區域? 青線沿途設有 12座車站與1座機廠 ,串聯 桃園、蘆竹、中壢 等地,未來將與 台鐵、高鐵、機場捷運接軌 ,讓通勤更方便。目前已舉辦多場說明會蒐集民意,確保建設符合當地需求。 主要車站包括: 台鐵桃園站 :與台鐵共構,未來發展潛力大。 三民運動公園站 :鄰近商業區與公園,機能完整。 興仁市民活動中心站(蘆竹) :周邊住宅多,適合首購族。 內定市民活動中心站(中壢) :串聯中壢市區,房價有補漲空間。 永安路站 :近中路重劃區,轉運樞紐,長期發展潛力大。 🚇 Kevin大叔的 觀點:站點位置決定發展潛力! 捷運影響房價的關鍵,在於「 站點附近的土地開發與商業機能 」。 如果車站周邊有完整的生活機能、商業區進駐,房價才有機會大幅增值! 捷運帶來的投資機會:房價會漲嗎? 🚄 交通便利 = 房價提升? 捷運站周邊的房價,通常會因為交通便利而上升。 過去台北、新北的經驗顯示,捷運站周圍500公尺內的房價,往往比捷運尚未開通前高出10~30%。 🏡 桃園哪些區塊潛力最大? 永安路站周邊 :周邊價格屬低窪地帶,開發機會多,房價有支撐。 三民運動公園站 :市區地段,商業機能成熟,吸引首購族與投資客。 興仁 & 內定站周邊 :目前價格較親民,但隨捷運開通,有補漲空間。 💰 適合投資嗎? 現在布局,還算早期進場,未來可能搭上紅利,但也要注意幾個風險! 🚨 Kevin大叔提醒:投資捷運房產,你一定要考慮這幾點! 1️⃣ 通車時程可能延宕 目前預計 2037年 通車,這中間還有變數, 萬一工程拖延,房價可能提前反應,卻遲遲無法真正受惠捷運優勢 。 2️⃣ 房價已經提前反應? 過去經驗顯示,捷運消息一出,房價就會被炒高!但未來如果投...

私法人(公司)可以買農地嗎!?

  有次地主詢問,他的農地聽說不能賣給公司?團隊顧問特此整理說明,順便與各位分享^_^ 依農業發展條例第33條規定:私法人不得承受耕地…農法人申請承受耕地不在此限…。首先我們來了解該條例的名詞定義: 【私法人】依據私法上的意思行為所設立的組織。可分為: 財團法人:係財產的集合體,例如私立學校、私立醫院、慈善機構、宗教團體、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海基會等。 社團法人:係人的組織體,例如公司、銀行、農會、漁會、工會、律師公會等。 【農法人】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之農民團體、農業企業機構或農業試驗研究機構經取得許可者。 【耕地】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山坡地保育地、森林區之農牧用地以上四種 我們可以得知,以下使用分區加使用類別皆不屬於農發條例所稱之耕地範疇 鄉村區、風景區、河川區、特定專用區:農牧用地。 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工業區、鄉村區、森林區、山坡地保育區、風景區、國家公園區、河川區、特定專用區、海域區:甲種建築用地、乙種建築用地、丙種建築用地、丁種建築用地、養殖用地、林業用地、水利用地、生態保育用地、國土保安用地、鹽業用地、礦業用地、窯業用地、交通用地、遊憩用地、古蹟保存用地、墳墓用地、特定目的事業、海域用地、暫未編定地(旱林)。 由上述可知,判斷使用分區加使用類別,才知是否為”耕地”的依據 一般人將列舉範圍錯誤運用及自行擴大,誤認為農牧用地全部皆為私法人不得承受或購買;其實上列四種耕地才有私法人之買賣限制。其餘並沒有規定私法人(公司)不能購買。 最後,值得一提到是耕地以外之其他農業用地,農業發展條例雖未限制一般私法人不得承受該類用地,但農業用地移轉予法人並無稅賦減免之優惠。 以及耕地之分割,除有農業發展條例第16條第1項各款情形外,其分割後每人所有每宗耕地面積應在0.25公頃(756.25坪)以上。

都更房地交易有哪些稅?個人V.S.公司

客戶的內湖松柏園社區即將都更,詢問都更後賣掉要繳多少房地合一稅 ?  地主 是屬於 「 個人及營利事業參與都更或危老重建取得房地後第一次移轉 」 ,所以是適用 20% 的房地合一稅。持有土地超過 10 年以上,適用房地合一稅獲利 15% 稅率。   都更後,房地交易怎麼課稅?個人 V.S. 公司 都市更新後的產權取得時間點認定甚為複雜,因不同的身分而有所差異。有鑒於此,若僅以一套規則對應所有的都市更新權利關係人有失公平,故於房地合一所得稅方面,政府針對不同身分別的權利關係人 ( 個人、公司 ) 規劃了相異的稅制規定,請見下圖。   課稅時點實例解說 讓我們藉由都市更新實例,分別以個人及公司身分的角度說明:自都更中分回的房屋,於實際情形中應該繳納的稅負,以及與適用稅率相繫的房地持有時間。 ( 一 ) 個人 ( 土地所有權人 ) 1. 應繳稅負:於交易從都更中分回的房地後,個人應繳稅負如下:     (1) 土地:土地增值稅。     (2) 房屋:房地合一稅。 2. 持有期間:根據「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要點」第五點,個人以自有土地與營利事業合建分屋所取得之房屋,應以該土地之持有期間為準。 在出賣人為個人的情況下,房地持有時間為 A 時點至 C 時點,約為 39 年。 ( 二 ) 公司 1. 應繳稅負:於交易從都更中分回的房地後,營利事業應繳稅負如下:     (1) 土地:房地合一稅、土地增值稅。     (2) 房屋:房地合一稅。 2. 持有期間 根據「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要點」第四點,營利事業實施都市更新事業,依權利變換取得都市更新後之房屋、土地,其房地取得日之認定,為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核定之日。 在出賣人為營利事業的情況下,房地持有時間為 B 時點至 C 時點,約 4 年。   政府為了鼓勵都更與危老重建,稅務認定上優惠較多,所有權人參與都更或危老重建後取得新房地,未來不僅土地部分有機會免稅,房屋部分還能從優計稅。   不論是個人或公司,參與都更或危老重建,隨後取得更新或重建後房地並出售時,在房地合一稅 2.0 的架構中,都可以適用較寬鬆的規定。   首先是土地方面,可回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