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遺產稅計算公式


最近有客戶詢問要如何計算遺產稅金額說他父親名下的房子是等父親百年後繼承?還是利用逐年持分贈與?甚至是採用買賣的方式?來辦理較划算呢?從客戶狀況判斷,不管是採用贈與或買賣方式,除了證明資金流向外,移轉還要注意衍生土增稅ˋ規費、代書費……等費用。如遺產總淨額沒有非常龐大,建議不需採用生前轉移的方式避稅。小弟在此整理一篇資料供有需要的人一併參考:

 

遺產淨額計算:

 

遺產總淨額遺產總額免稅額扣除額扣抵稅額不計入遺產總額數

 

應納遺產稅額遺產淨額稅率

 

民國98123日以後發生之繼承案件遺產淨額 10%=應納遺產稅額

 

.遺產總額(1+2+3+4)

1. 地上物價值:以房屋之課稅現值計算。(可查閱房屋稅單上之課稅現值)

2. 土地價值:以土地之公告現值計算。(可查閱地價稅單上之公告現值)

3. 銀行存款:以存款餘額計算。

4. 現金動產、債權、股票()獨資合夥出資黃金、珠寶其他財產或權利死亡前2年內贈與財產

 

.免稅額1200萬元

 

.扣除額(1+2++13)

1. 配偶扣除額(被繼承人遺有配偶者) = 445萬元

2. 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 = 每人 x 45萬元(其有未滿20歲者,並得按其年齡距屆距屆滿20歲之年數,每年加扣45萬元)

3. 父母扣除額 = 每人 x 111萬元

4. 身心障礙扣除額 = 每人 x 557萬元

5. 受扶養之兄弟姊妹、祖父母扣除額 = 每人 x 45萬元(其兄弟姊妹中有未滿20歲者、並得按其年齡距屆滿20歲之年數,每年加扣45萬元)

6. 繼續經營農業生產扣除土地及地上農作物價值全數金額

7. 死亡前69年內繼承已納遺產稅之財產

8. 死亡前應納未納之稅捐、罰鍰、罰金

9. 死亡前未償債務

10. 喪葬費 111萬元

11. 執行遺囑及管理遺產之直接必要費用

12. 公共設施保留地扣除額

13. 民法第1030條之1規定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金額

※以上有拋棄繼承權者,則不能扣除。

 

 .扣抵稅額(1+2)

1. 二年內贈與已繳納之贈與稅與土地增值稅

2. 在國外繳納之遺產稅

 

.不計入遺產總數額(1+2++13)

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規定:下列各款不計入遺產總額:

1. 遺贈人、受遺贈人或繼承人捐贈各級政府及公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之財產。

2. 遺贈人、受遺贈人或繼承人捐贈公有事業機構或全部公股之公營事業之財產。

3. 遺贈人、受遺贈人或繼承人捐贈於被繼承人死亡時,已依法登記設立為財團法人組織且符合行政院規院規定標準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宗教團體及祭祀公業之財產。

4. 遺產中有關文化、歷史、美術之圖書、物品,經繼承人向主管稽徵機關聲明登記者。但繼承人將院規此項圖書、物品轉讓時,仍須自動申報補稅。

5. 被繼承人自己創作之著作權、發明專利權及藝術品。

6. 被繼承人日常生活必須之器具及用品,其總價值在80萬元以下部分。

7. 被繼承人職業上之工具,其總價值在45萬元以下部分。

8. 依法禁止或限制採伐之森林,但解禁後仍需自動申報補稅。

9. 約訂於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之人壽保險金額,軍、公教人員、勞工或農民保險之保之保險金額及互助金。

10. 被繼承人死亡前5年內,繼承之財產已納遺產稅者。

11. 被繼承人配偶及子女之原有或特有財產,經辦理登記或確有證明者。

12. 被繼承人遺產中經政府闢為公眾通行道路之土地或其他無償供公眾通行之道路土地,經主管機關證證關證明者。但其屬建造房屋應保留之法定空地部分,仍應計入遺產總額。

13. 被繼承人之債權及其他請求權不能收取或行使確有證明者。         

 

其中特別提醒

1.本算式僅提供簡易估算功能,實際應納稅額請另依申報書填寫計算。可向國稅局申請「財產歸戶清冊」申報遺產稅,內容包括被繼承人所遺留之不動產及動產(存款、股票等)。

2. 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前兩年移轉財產,除了被視為遺產外,贈與的行為同樣會被課徵贈與稅。

3. 贈與稅免稅額每年220

4. 屬銀行貸款負債可主張扣除。

5. 土地稅法第28條:但因繼承而移轉之土地,各級政府出售或依法贈與之公有土地,及受贈之私有土地,免徵土地增值稅。

 

延伸閱讀

一、課徵對象?

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一章第一條,中華民國國民死亡時遺有財產者,應就其在中華民國境內境外全部遺產,依本法規定,課徵遺產稅。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外之中華民國國民,及非中華民國國民,死亡時在中華民國境內遺有財產者,應就其在中華民國境內之遺產,依本法規定,課徵遺產稅。

 

二、何時申報?

被繼承人死亡遺有財產者(包括動產、不動產及一切有財產價值之權利),納稅義務人應於被繼承人死亡日起6個月內,向被繼承人死亡時戶籍所在地之國稅局或所屬分局、稽徵所申報。

 

三、遺產稅納稅義務人?

遺產稅之納稅義務人如下:

1. 有遺囑執行人者,為遺囑執行人。

2. 無遺囑執行人者,為繼承人及受遺贈人。

3. 無遺囑執行人及繼承人者,為依法選定之遺產管理人。

 

四、如何計算應納遺產稅?

1. 遺產總額:被繼承人死亡時,全部遺產加上死亡前二年內贈與配偶,依民法第1138條及第1140條規定之各項順序繼承人配偶之財產,扣除不計入遺產總額後之金額。

2. 課稅遺產淨額=遺產總額-免稅額-扣除額

3. 應納遺產稅額=課稅遺產淨額×稅率-累進差額-扣抵稅額及利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桃園捷運青線,能讓房價飛起來嗎?

  桃園捷運青線,被視為桃園市下一階段最重要的交通建設之一,計畫連接台鐵桃園站與高鐵桃園站,貫穿桃園市區、蘆竹、中壢等地,全長約15公里,採輕軌設計,市區高架、郊區平面,預計 2037年通車 。 這條捷運線不只影響交通,更可能徹底改變桃園的房市與經濟格局。隨著捷運開通,沿線房價會怎麼走?哪些區域最有潛力? 桃園地產大叔的分析! Kevin大叔在台北從事房仲超過20年,見證過捷運建設對房價的影響,今天就來和大家深入剖析這條捷運青線的 機會與風險 ! 捷運青線怎麼走?影響哪些區域? 青線沿途設有 12座車站與1座機廠 ,串聯 桃園、蘆竹、中壢 等地,未來將與 台鐵、高鐵、機場捷運接軌 ,讓通勤更方便。目前已舉辦多場說明會蒐集民意,確保建設符合當地需求。 主要車站包括: 台鐵桃園站 :與台鐵共構,未來發展潛力大。 三民運動公園站 :鄰近商業區與公園,機能完整。 興仁市民活動中心站(蘆竹) :周邊住宅多,適合首購族。 內定市民活動中心站(中壢) :串聯中壢市區,房價有補漲空間。 永安路站 :近中路重劃區,轉運樞紐,長期發展潛力大。 🚇 Kevin大叔的 觀點:站點位置決定發展潛力! 捷運影響房價的關鍵,在於「 站點附近的土地開發與商業機能 」。 如果車站周邊有完整的生活機能、商業區進駐,房價才有機會大幅增值! 捷運帶來的投資機會:房價會漲嗎? 🚄 交通便利 = 房價提升? 捷運站周邊的房價,通常會因為交通便利而上升。 過去台北、新北的經驗顯示,捷運站周圍500公尺內的房價,往往比捷運尚未開通前高出10~30%。 🏡 桃園哪些區塊潛力最大? 永安路站周邊 :周邊價格屬低窪地帶,開發機會多,房價有支撐。 三民運動公園站 :市區地段,商業機能成熟,吸引首購族與投資客。 興仁 & 內定站周邊 :目前價格較親民,但隨捷運開通,有補漲空間。 💰 適合投資嗎? 現在布局,還算早期進場,未來可能搭上紅利,但也要注意幾個風險! 🚨 Kevin大叔提醒:投資捷運房產,你一定要考慮這幾點! 1️⃣ 通車時程可能延宕 目前預計 2037年 通車,這中間還有變數, 萬一工程拖延,房價可能提前反應,卻遲遲無法真正受惠捷運優勢 。 2️⃣ 房價已經提前反應? 過去經驗顯示,捷運消息一出,房價就會被炒高!但未來如果投...

私法人(公司)可以買農地嗎!?

  有次地主詢問,他的農地聽說不能賣給公司?團隊顧問特此整理說明,順便與各位分享^_^ 依農業發展條例第33條規定:私法人不得承受耕地…農法人申請承受耕地不在此限…。首先我們來了解該條例的名詞定義: 【私法人】依據私法上的意思行為所設立的組織。可分為: 財團法人:係財產的集合體,例如私立學校、私立醫院、慈善機構、宗教團體、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海基會等。 社團法人:係人的組織體,例如公司、銀行、農會、漁會、工會、律師公會等。 【農法人】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之農民團體、農業企業機構或農業試驗研究機構經取得許可者。 【耕地】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山坡地保育地、森林區之農牧用地以上四種 我們可以得知,以下使用分區加使用類別皆不屬於農發條例所稱之耕地範疇 鄉村區、風景區、河川區、特定專用區:農牧用地。 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工業區、鄉村區、森林區、山坡地保育區、風景區、國家公園區、河川區、特定專用區、海域區:甲種建築用地、乙種建築用地、丙種建築用地、丁種建築用地、養殖用地、林業用地、水利用地、生態保育用地、國土保安用地、鹽業用地、礦業用地、窯業用地、交通用地、遊憩用地、古蹟保存用地、墳墓用地、特定目的事業、海域用地、暫未編定地(旱林)。 由上述可知,判斷使用分區加使用類別,才知是否為”耕地”的依據 一般人將列舉範圍錯誤運用及自行擴大,誤認為農牧用地全部皆為私法人不得承受或購買;其實上列四種耕地才有私法人之買賣限制。其餘並沒有規定私法人(公司)不能購買。 最後,值得一提到是耕地以外之其他農業用地,農業發展條例雖未限制一般私法人不得承受該類用地,但農業用地移轉予法人並無稅賦減免之優惠。 以及耕地之分割,除有農業發展條例第16條第1項各款情形外,其分割後每人所有每宗耕地面積應在0.25公頃(756.25坪)以上。

都更房地交易有哪些稅?個人V.S.公司

客戶的內湖松柏園社區即將都更,詢問都更後賣掉要繳多少房地合一稅 ?  地主 是屬於 「 個人及營利事業參與都更或危老重建取得房地後第一次移轉 」 ,所以是適用 20% 的房地合一稅。持有土地超過 10 年以上,適用房地合一稅獲利 15% 稅率。   都更後,房地交易怎麼課稅?個人 V.S. 公司 都市更新後的產權取得時間點認定甚為複雜,因不同的身分而有所差異。有鑒於此,若僅以一套規則對應所有的都市更新權利關係人有失公平,故於房地合一所得稅方面,政府針對不同身分別的權利關係人 ( 個人、公司 ) 規劃了相異的稅制規定,請見下圖。   課稅時點實例解說 讓我們藉由都市更新實例,分別以個人及公司身分的角度說明:自都更中分回的房屋,於實際情形中應該繳納的稅負,以及與適用稅率相繫的房地持有時間。 ( 一 ) 個人 ( 土地所有權人 ) 1. 應繳稅負:於交易從都更中分回的房地後,個人應繳稅負如下:     (1) 土地:土地增值稅。     (2) 房屋:房地合一稅。 2. 持有期間:根據「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要點」第五點,個人以自有土地與營利事業合建分屋所取得之房屋,應以該土地之持有期間為準。 在出賣人為個人的情況下,房地持有時間為 A 時點至 C 時點,約為 39 年。 ( 二 ) 公司 1. 應繳稅負:於交易從都更中分回的房地後,營利事業應繳稅負如下:     (1) 土地:房地合一稅、土地增值稅。     (2) 房屋:房地合一稅。 2. 持有期間 根據「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要點」第四點,營利事業實施都市更新事業,依權利變換取得都市更新後之房屋、土地,其房地取得日之認定,為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核定之日。 在出賣人為營利事業的情況下,房地持有時間為 B 時點至 C 時點,約 4 年。   政府為了鼓勵都更與危老重建,稅務認定上優惠較多,所有權人參與都更或危老重建後取得新房地,未來不僅土地部分有機會免稅,房屋部分還能從優計稅。   不論是個人或公司,參與都更或危老重建,隨後取得更新或重建後房地並出售時,在房地合一稅 2.0 的架構中,都可以適用較寬鬆的規定。   首先是土地方面,可回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