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就像一張大網,把所有可疑案件全部包在一起。」 國稅局官員說,因為這次專案中有多項的追稅目標。 例如名下僅1戶自用住宅、持有超過2年等條件排除,剩下就是要課稅的對象。 針對年薪60萬元以下,短期多次交易,或是購買標的明顯超過付款能力疑似人頭戶,要求說明。
例如針對台北市3000萬以上必查的鉅額房地交易,國稅局會檢視買房人的財力是否相符,是不是人頭戶,這原本是為了追逃漏財產交易所得或贈與稅。 但每個篩選條件一起查下來,也有助於擴大奢侈稅查稅。 國稅局官員說,之前就曾追查到一起案例。 一個年輕仲介業者,為了幫客戶逃漏奢侈稅賺取佣金,願意充當人頭交易一棟3、4000萬的豪宅。 只是按照常理,這年輕人薪水根本買不起豪宅,引起國稅局注意後,就從金流沿線追查年輕人名下根本沒有足夠財產,確定是人頭,並要求補稅幾百萬元。
央行祭出第4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於最具爭議的舊屋換新屋,採取從嚴認定,在完成產權登記,且清償債務並塗銷該筆貸款之抵押權前,房貸仍舊受限,要避免投資客以換屋之名來大鑽漏洞。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