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客戶傳這則新聞問我的看法?坦白說,我對這塊地的實際狀況並不了解,只能依新聞提到的資訊去猜測討論。新聞鏈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noQEgPZQug
我的看法很簡單:
新聞提到:「特定農業區」竟然出現了12層樓的怪物級建案?我猜這塊地「有可能」是甲種建築用地,甲建可以申請建照、蓋透天厝、大樓等等,只要符合建蔽率、容積率規定。
新聞裡又提到:「周邊道路不到6米寬,本來只能蓋小房子,卻透過變更,把道路「做寬一點」,硬拉到5800平方公尺的建築面積」?我猜建商有可能,是透過「捐地」來擴寬道路的。
在土地開發實務上,當一塊地本來臨3米小巷道,按照建築法規,是不能申請建照蓋大樓的,因為一般建築許可(尤其是高密度住宅)至少要求臨6米以上道路(甚至更高)。
建商或地主會採取一個常見手法:
「無償捐地」給政府做公共道路使用,政府受領後把巷道正式拓寬成6米。地方都市計畫更新,容積、使用強度提升,這塊地就可以拿來申請蓋大樓了。這種捐地拓寬,在台灣其實是非常常見的正規操作。
正義哥哥人觀點:
建商說「一切合法」?在文件上可以合法,至於「合不合理」就見仁見智了。難怪爆料人會質疑是否有官商勾結情形!
投資土地,一定要看清楚地目和周邊條件,別被違規蓋起來的「假象繁榮」給騙了。不要輕易相信「未來一定可以變更」這種話,政策朝令夕改,後續發展很難預料。
最後要說的是,土地開發本來就應該兼顧公平正義,不是讓有門路的人大撈特撈,讓一般人當冤大頭。
我是買地教練Kevin,幫你看清土地的真相,不被假象迷惑。
留言
張貼留言